9月9日浩鼎中心,国家图书馆将迎来116岁生日。国图积极推动服务提质、优化服务体验,通过升级服务举措、开展特色活动、倡导文明阅读、举办演出展映等多种形式,与读者一起庆生。
提升到馆服务,优化服务体验
为了庆祝116岁生日,国图开展了一系列适老服务升级。对总馆北区中文图书区部分自助借还设备进行适老化升级,如操作界面采用大号字体和大号图标、增加语音导航、延长操作等待时间等,并在设备上配备呼叫铃,确保为老年读者提供及时帮助。
据介绍,总馆北区数字共享空间实现新版电子阅览管理系统升级上线以及数字资源服务用机国产化同步更新,并通过展板、服务手册及主题宣传视频线上发布等方式,介绍系统升级后的服务亮点和服务流程,方便读者更好地了解、体验和使用新设备、新服务。
国图还将通过官方微信视频号、微博、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中文报刊文献查询及预约指南》,以视频形式向读者提供总馆北区中文报刊阅览室的文献查询及预约方法指导,方便读者便捷、高效使用馆藏中文报刊资源,提升读者使用体验。
开展特色活动,深化文化体验
为了庆生浩鼎中心,国图推出一系列丰富文化活动等待读者参与。
总馆南区综合阅览室此前策划推出“书梯之下·纸页之间——我和国家图书馆的故事”征集活动,向读者征集与国家图书馆相关的小故事和照片,馆庆期间对征集作品进行集中展示。通过照片与文字形式,汇集读者与国家图书馆之间的点滴故事。
9月9日起,总馆北区中文报刊阅览区推出“报载京华——《北京日报》”专题展示。国家图书馆联合《北京日报》社,从馆藏中撷取《北京日报》自创刊以来的珍贵版面,带领公众透过泛黄的报页和铅印的文字,感受北京在经济发展、社会风貌以及人民生活等各方面发生的变化。
9月起,总馆南区外文文献第一、第二阅览室推出“世界图书馆巡礼——主题阅读推荐”专题展示。活动聚焦世界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图书馆,通过精选馆藏文献,系统梳理各国图书馆的发展脉络,展示其在建筑特色、馆藏建设、公共服务与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卓越成就。
紫竹厅推出“缩微文献中的抗战史料”展,以缩微文献开发成果为基础,系统展示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成立40年间,在抢救和保护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抗战文献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展览文献包括《民国画报汇编》《抗日战争期刊汇编》中所收录的战时画报,以及《励志》《八路军军政杂志》等重要刊物,内容涵盖全民抗战、华侨支援、舆论斗争、敌后战场等多个单元,生动呈现了当时中国社会各界的抗战动员和舆论战线的激烈斗争。
线上活动也值得期待。9月至12月,国家图书馆官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以下简称“缩微中心”)网站、缩微中心各成员单位官网及中国文影协公众号上线“方寸真微集万象 寿越千年存古今”展览,为广大读者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少儿活动陆续推出。9月,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开展“你不知道的国家图书馆——庆祝国家图书馆建馆116周年系列活动”,通过举办图文展览、寄语等方式,邀请小读者一起为国图庆祝生日。图文展览以馆史资料为依托,将116年国图发展重要事件资料进行设计整理,带领小读者一起回顾国图的发展历程。该展将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展出,全国各地的读者还可以参与线上互动留言。此外,少年儿童馆还将举办“祝国图生日快乐”读者寄语活动,邀请到馆小读者以文字、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国图的美好祝愿,分享自己与国图的小故事。
倡导文明阅读,营造书香空间
为聚力营造文明、和谐的阅读环境,国家图书馆推出一系列倡导文明阅读的举措,以实际行动提升读者体验,彰显人文温度。
除了张贴文明阅读标语、加强日常引导,国图还针对读者实际需求在综合楼国图餐厅和国图文创商店门口增设室内外两处就餐区,为携带餐食的读者提供便利选择,既解决了就餐难题,又避免了食物进入阅览区造成的环境干扰。
上线“国图导引”小程序,集实时路线导航、活动场馆信息查询、位置分享及VR漫游等功能,读者通过手机即可轻松实现馆内导航,让到馆体验更高效、更便捷。
记者:路艳霞浩鼎中心
鼎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